预制菜火爆之下的冷思考
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,预制菜之火燃爆全国,势头强劲。
百度指数显示,2022年“预制菜”相关搜索同比上涨877%,其中95后占比超三成。今年“五一”期间,京东超市预制菜成交金额同比增长超250%;“ 618”数据显示,预制菜成交额同比增长203%。
今年,全国多地政府密集出台预制菜相关政策,相关协会也纷纷出台团体标准,资本持续加码预制菜产业相关企业,多方助力正在把预制菜市场推向新一波发展热潮。
然而在一片火热之下,我们不免居安思危,结合多方观察,总结几点冷思考,与大家共勉。
政策信号强烈 企业竞相入局
今年以来,全国多地政府强烈释放出预制菜的政策信号。
2月,山东省成立了全国首个省级预制菜产业组织山东预制菜产业联盟。
3月,河北省保定市中央厨房预制菜产业联盟暨团餐行业协会成立。同月,广东省政府发布《加快推进广东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》,提出搭建粤港澳大湾区预制菜科研平台。
5月,山东省表态将支持预制菜产业发展的一揽子政策措施纳入今年“稳中求进”高质量发展政策清单。同时,山东省对预制菜企业技改投资超过5000万元以上的,按银行最新一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的35%,给予单个企业项目最高2000万元贴息支持。
河南坐拥双汇、牧原、三全、思念、白象等名企,食品工业产业链完整,再加之人口优势,也表示正在 “中国最大餐饮食材加工中央厨房产业园”的原阳县加紧布局预制菜产业。目前,在该产业园内,36家预制菜生产企业可以提供300多个菜品,2021年总产值达45.35亿元。
江苏表示将通过“1+10”举措构筑预制菜产业发展新高地:建设一个线上线下联动的预制菜产业体验中心。
河北省提出在京津周边、雄安新区周边、省会周边等区域,集中布局一批服务京津、雄安新区和大中城市的“中央厨房”项目和示范企业,加快以洁净蔬菜、预制菜肴、套餐成品、工业化主食为主的“中央厨房”新兴产业发展。
资本持续追捧,上市企业押宝
据《2022年中国预制菜行业洞察报告》显示,2013年至2021年,预制菜赛道共发生71起投融资事件,披露融资总金额超10亿元,涉及项目42个。2022年1-5月份,平均每个月都有预制菜企业获得融资。
自2022年1月12日以来,沪深两市预制菜板块连续大涨。国联水产、福成股份、得利斯、海欣食品等多家预制菜企业曾连续多日涨停。目前,在A股上市企业中有19家企业推出预制菜相关业务。甚至有的投资公司在考察预制菜之后,亲自下场做了一个预制菜品牌。
2022年1月,历任神州优车、瑞幸咖啡创业的陆正耀启动预制菜项目“舌尖英雄”,并累计获得了16亿元融资。3月,速冻食品企业安井食品发布公告称,将以约10亿元投资安井预制菜肴生产项目;每日优鲜推出“名菜名店”频道,与西贝、眉州东坡等餐饮企业合作研发预制菜;沃尔玛自有品牌“惠宜”升级后也有了预制菜蒲烧鳗鱼等。
近日,山东诸城市有关银行机构共为该市7家信用良好的预制菜企业给予8.3亿元额度的现场授信。
有数据显示,目前,山东以8200家预制菜相关企业的数量,排名全国第一;其次是河南6300多家、江苏5600余家屈居第二第三,河北以5100多家预制菜企业居第四,广东以5000多家紧随其后。
冷思考一:行业现状如何?
一片火热形势之下,我们要看清楚,预制菜行业的真实情况到底如何。
现状一:70%企业作坊式生产,食安难保障
据安信证券此前发布的研报显示,目前全国范围内预制菜、半成品菜生产企业众多,但70%以上的预制菜加工企业属于作坊式生产,产品种类相对单一,同质化严重,大部分为重口味,以肉菜、硬菜为主,许多复杂、个性化口味的预制菜无法实现工业化生产;口味和工艺转化上遇到了很多困难,大量消费者反馈“食材不新鲜”“还原度不高,不好吃”“加了很多调味品,不健康”;质量及稳定性较差,难以完全保障食品卫生安全。
现状二:标准多但不具强制性,缺国家标准
今年起,各大协会组织轮番出台预制菜标准规范,以抢夺制定权。
4月江苏省餐饮服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、江苏省餐饮协会发布《预制菜点质量评价规范》团体标准。
5月,山东发布《预制菜通用设计实施指南》团体标准。同月,广东省发布《预制菜标准体系构建总则》《预制菜术语定义和分类》《发酵蔬菜安全卫生要求》等7项预制菜团体标准。
6月,中国烹饪协会发布《预制菜产品规范》团体标准。同月,京东联合中国预制菜产业联盟发布《佛跳墙预制菜标准》。
虽然各大行业协会出台相关标准,但目前的标准,大多不具备强制性。
预制菜的标准背后需要大量的预制菜市场的基础研究,每个菜品背后蕴含了很多科技知识,没有相应的研究就无法制定标准。再加上我国幅员辽阔、菜系众多,想要制定出一套全国统一的标准还需要很长的路要走。
然而,整个预制菜产业急速扩容,亟需具有强制性的国家标准作为指导。但一段时间内,快速发展与标准缺失将会制约行业的规范发展和良性竞争。
冷思考二:企业自身战备如何?
站在风口,猪都能起飞。这曾经是互联网黄金时代爆火期的至理名言。然而站在了预制菜这个时代飓风下,企业真正要想在这个风口下乘风破浪,就要思考自己是否做好相关准备。
一,预制菜本质上是科研,企业是否做好了人才、资金实力的比拼?
预制菜背后实际上是食品工业化,这个行业已经变成了实打实的‘高科技产业’,想要做好需要实打实的科技研发支撑。
专业人士表示,预制菜在技术上来说是一个很精细化、深入,同时又很基础的一个研究。
例如预制菜鼻祖——方便面,日本通过一系列手段把拉面先油炸,然后快速复水,把拉面做成了方便面,并且建立了一整套方便面流水线。此后方便面在全世界流行开来,引来许多食品企业争相模仿。而这个过程需要研发大量先进的食品生产设备,并且需要先进的生产工艺才能够最终实现。
再比如涪陵榨菜。最早涪陵榨菜都是用小坛子装着,在农贸市场一块一块地售卖。后来,企业想做大做强,希望把榨菜的生产从手工业变成工业化流水线标准化量化生产。结果,在国内找了六七家企业做设备,没有一家设计成功,直到找到德国的一家企业,才最终设计成功。
目前,国外预制菜从出厂到运至餐厅,冷链温度变化能控制在一两摄氏度之内,但国内这个幅度就会“粗犷”很多。国外已做到很好的蔬菜气泡保鲜技术,但国内在技术上还有待进步。
从市场调研来看,国内预制菜市场目前原材料的新鲜程度、制作过程中的工艺、冷冻保鲜技术等没有统一标准;冷链物流直配体系的基础设施建设没有完全完成,快递是交付冷冻产品中成本非常高的环节,仍以传统保温方式运输“冰袋+泡沫箱”。
总之,与发达国家相比,眼下国内的预制菜在生产设备和技术攻关上仍然有很大的差距。
相对西餐的简单,易标准化,中国幅员辽阔,民族众多,受口味多元化、菜系丰富度的影响,中餐的标准化历时多年,一直是餐饮业努力攻克的难题。目前市场上预制菜一比一还原厨师口味只有不到10%的菜品能做到。
所以在国内,预制菜的研发还要很长一段路要走,企业需要引进和培养合格的人才,同时还得殷实的资金做后盾引进设备和技术。
二、TOB、TOC消费习惯还在培养,企业能否一一化解用户的痛点?
从市场来看,目前预制菜消费主力还是以B端商家为主,C端消费占比不到两成。
“C端”需求点是解决15-30分钟、20-45元的用餐需求,这其中顺应了家庭规模小型化和城镇化率提高的大趋势。
从调查来看,消费者对于预制菜不满意的前三个问题是口味复原程度、食品安全和种类多样化发展。
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认为,预制菜所涉及的时间跨度比较长,所以它在食品安全、口味、口感方面存在很多短板,同时会造成食品的营养流失,“这和高铁的盒饭是一个道理,盒饭可以保存90天,营养和口感方面肯定会打折扣。不过,未来随着科技的进步,有些方面是可以改善的。但从整体来说,这是预制菜的硬伤,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。”
现实中,C端消费者不少人认为预制菜都是以冷冻产品为主,不新鲜。在一些有孩子的家庭,为了孩子的健康考虑,首选的也是自己进行烹饪。行业人士表示,实际上,从存储的角度来说,冷冻存储其实更加科学和健康。但这个观念有待市场广泛、持续、有力地普及,从市场发展规律来说,这需要一定的时间。
从市场来看,2021年“C端”预制菜消费中一线城市占比近一半,而一线城市人口仅有8299万,占全国人数比重不足6%,三线以下城市预制菜消费仅占约18.1%,下沉市场的消费需求尚待挖掘。
C端客户消费习惯有待培养的同时,预制菜的B端消费接受度同样面临挑战。
在餐饮端,目前使用预制菜的企业大多为团餐、快餐等业态。中高端餐饮的中餐企业,预制菜采用比例较低。高端餐饮讲究锅气,又有传统工艺现制现售要求,对于预制菜使用上很是排斥。
大型餐饮连锁品牌往往有自己的中央厨房和预制菜品,不需要与其他预制菜企业合作。比如,绿茶餐厅就计划自建预制菜供应链,公司预期该设施产生的约90%的半加工食品将供应绿茶全国的餐厅,再将余下的10%作为零售产品出售给消费者。
中国连锁经营协会数据显示,国内有超74%的连锁餐饮品牌自建有中央厨房,过半数的餐饮品牌研发了预制菜产品。
市面上大部分街头独立小店,菜品不讲究标准化,对价格较敏感。预制菜企业要想和这些店铺合作,就得降低供应价格,为餐饮店提供特制产品。而与外卖商铺合作,其有一定标准化需求,但体量小,也走的是薄利多销的路。最终预制菜企业很难与这些餐企与形成稳定的、上规模的合作,合作了也是利润微薄,对经营不利。
写在最后:
数据显示, 2021年中国预制菜行业规模为3459亿元,预计2026年预制菜市场规模将达10720亿元,预制菜行业将成为下一个万亿级市场。
当前我国预制菜市场渗透率不足10%,参照日本60%的渗透率,行业还有巨大发展空间。
从市场发展规律来说,任何一个新兴市场在发展初期都会存在各种问题。对于加入到预制菜这个赛道的企业来说,前景光明,号角已响,战车已启,方向明确,也取得了先发优势,在嘈杂高温的行业环境下,企业只要保持冷静思考,合理布局,审时度势,走稳自己的步伐,终会在预制菜行业赢得一片天地。
原创:团餐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