又一城市入局预制菜,这个赛道有多“卷”?
炙手可热的预制菜赛道正变得越来越“拥挤”,最新官宣高调加入竞争的是青岛。
11月17日,青岛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,解读近日印发的《青岛市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(2022-2024年)》。
根据方案,青岛计划利用三年时间,全市规模以上预制菜产业市场主体达到100家,全产业链规模突破1000亿元,建成全省乃至全国有重要影响力的预制菜产业高地。
值得注意的是,前一天,山东刚刚发布《关于推进全省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》,提出到2025年,全省预制菜市场主体数量突破1万家、全产业链产值超过1万亿元。
山东省作为农业“第一大省”,内部和外部又有多“卷”呢?
2022年被视为预制菜爆发元年,有机构预测,未来三至五年预制菜有望成为下一个万亿级产业。风口之下,不少省市加码入局。
作为农业第一大省,山东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。启信宝数据显示,山东共有预制菜企业4964家,在全国31个省份中排名第一,遥遥领先其他省份。与此同时,山东拥有25家预制菜上市企业,同样位居全国首位。
山东省内,预制菜产业赛道上也是强手如林,形成一片“混战”之势。
在全国预制菜企业数量最多的10座城市中,山东就有四城入围,包括潍坊、临沂、青岛及烟台,潍坊更是排名全国第一;
上市企业数量方面,烟台6家、青岛5家、潍坊4家,同样位居全国前列。从这个角度来看,青岛发展预制菜,存在一定基础,但也面临与兄弟城市的激烈竞争。
比如,潍坊提出三年内全产业链规模达到3000亿元,朝“中华预制菜产业第一城”发起冲击;德州则提出要借机做响“德州味”品牌,力争5-8年实现千亿级产业规模;临沂也喊出打造全国有影响力的预制菜食品品牌、“中国预制菜之都”的目标……
那么青岛如何突围?一方面,“得供应链者得天下”,预制菜行业尤其对冷链具有明显的依赖性,而根据启信宝数据,2022年青岛拥有冷链企业428家,在省内“一枝独秀”,是第二名济南的近两倍。
不仅如此,青岛港还是全国农产品进出口规模最大的口岸,可以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,与其他城市形成差异化竞争。
发展预制菜产业,青岛具备良好的基础。
预制菜一头连接田间地头,一头连接市场餐桌,从种植到加工再到运输和销售,能够有效带动三产融合,有力延伸农业产业链和价值链,是农民“接二连三”增收致富的新渠道,对促进创业就业、消费升级和乡村产业振兴具有积极意义。
青岛是农业大市。
这个1.1万平方公里的区域,不但有都市高楼林立,也有广阔的农村腹地。青岛的十个区市中有七个是涉农区市,134个镇街中90个是涉农镇街。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,将成为推动青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。
同时,发展预制菜,离不开肉、菜、奶、蛋、水产等原料,以及背后相应的加工产业做支撑。扎实的农业、食品工业恰是青岛的优势所在。
青岛年产粮食超过300万吨,蔬菜超过600万吨,肉蛋奶超过100万吨,食品工业基础扎实,规上食品工业企业400多家。
同时,具有食品加工出口的传统优势,是全国农产品生产大市和出口第一大市,农产品出口额占全国8%,年出口50亿美元以上,遍及140多个国家和地区。
预制菜一般以冷冻方式包装保存,其生产运输以及渠道布局都要依托庞大的冷链物流网络。对城市来说,发展预制菜,冷链运输至关重要。
作为港口城市、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,青岛具有明显的冷链物流区位和战略优势。在“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承载城市布局”中,青岛是“双承载城市”。
青岛的冷链物流业发展水平也可圈可点。
稍早前一份《青岛市冷链物流发展情况与对策建议》显示,青岛从事冷链物流的企业120多家,拥有冷库1000多座,冷库总容量250万吨;冷藏车辆5000多辆,总承载量约10多万吨。
基于这些资源优势,青岛的食品企业、餐饮企业等已经相继入局。
以调味食品起家的利和味道,在2020年就推出了高品质预制菜领先品牌——朕宅,并率先推出了创新预制菜产品,目前已完成D轮融资。
老转村是青岛知名的餐饮企业。近年来,老转村致力于预制菜研发运营,以“膳到家”为预制菜品牌,开发完成了百余道具有较高还原度的预制菜产品,形成了完备的产品体系。
作为中国重要的农产品和食品加工企业,益海嘉里依托全品类的粮油产品以及全球供应链优势发力预制菜,在市场上成功推出大师菜、家常菜等系列产品。
还有不少企业跻身预制菜产业链的细分领域。比如上市公司日辰食品就为预制食品加工企业提供酱汁、裹粉、裹浆等复合调味料;巴龙国际集团则打造预制菜产销专用服务平台,拉动预制菜企业订单化采购、加工、销售。
这些嗅觉敏锐的企业通过创新探索,努力耕耘,为青岛发展预制菜赢得了先机。
《行动方案》提出了明确的目标,包括通过内组外引,打造15家自主创新能力强、加工水平高、处于行业领先地位、年销售收入过亿元的大型预制菜龙头企业。
到2024年,基本建立科技含量高、生产加工能力强、国际市场竞争力突出、上中下游紧密衔接的预制菜产业体系,全市规模以上预制菜产业市场主体达到100家,全产业链规模突破1000亿元,把青岛建成全省乃至全国有重要影响力的预制菜产业高地。
作为一个新兴产业,预制菜的茁壮成长离不开科学的规划、政策的引导。《行动方案》从三大方面提出重点任务,为青岛实现上述目标,提供具体的方向和路径指引。
实施预制菜全产业链培育工程。从田间地头到工厂车间,再到销售流通,预制菜的产业链很长,涉及的细分领域很广泛。青岛要想做大做强预制菜,就必须抓产业链培育。
在原材料端,要建设标准化原料生产基地,提升原料供应组织化、规模化、标准化、专业化水平;
在加工运营端,要培育预制菜产业典型企业,这些典型既包括“领航型”的头部企业,也包括“专精特新”“单项冠军”,形成优质企业梯度培育格局;
在物流运输端,要建设预制菜仓储冷链物流设施,构建预制菜“原料—车间—餐桌”全程闭环冷链物流模式,完善从田头到餐桌的冷链物流体系。
加快构建预制菜技术和标准体系。当下,发展势头如火如荼的预制菜市场,存在不少“难点”和“痛点”。
一方面,中华美食博大精深,目前的预制菜种类无法覆盖市场所有需求,且在口味、营养、储存等方面还有许多要攻克的技术难关。
青岛以此为突破点,将通过鼓励预制菜企业与科研院所、大专院校开展产学研合作,集中突破全链条新型实用技术。
另一方面,新事物只有规范发展,才能走得远。预制菜是将单一厨房烹饪技艺与现代工业化、规模化生产相融合的新品类,亟须建立健全相关产品标准体系。
新闻发布会上,青岛市农业农村局乡村产业发展处处长宋辉透露,青岛将建立预制菜产业研究院,助力产业标准化、规范化发展,打造“青岛味道”的预制菜产业标准体系。
此外,青岛还将鼓励科研院所、社会团体、企业积极参与预制菜国家、行业标准和食品安全国家、地方标准制定,体现青岛作为。
大力培育预制菜消费市场。预制菜在C端市场尚处于市场培育阶段,人们对产品个性化要求较高,但整体购买力却不多。
建设预制菜产业高地,青岛不但要培育供给市场,也要培育消费市场。
根据《行动方案》,青岛下一步将在开发多元产品、培育预制菜品牌、加强产销对接等方面发力,用更贴近市场需求、符合消费趋势的产品和品牌,提升消费者对预制菜的认知度、接受度。
站上预制菜这一万亿级的产业新赛道,面对激烈的竞争和稍纵即逝的风口机遇,青岛要坚定发展信心,加快发展速度,落实重点任务,充分用好、用足既有的优势资源,全力完善全产业链条,在新赛道脱颖而出,为城市发展赢得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。
展会咨询热线
李 勇 15914254728
邓晓娣 13760776827
宋文芳 13697496960
周 森 18102605416
伍 易 13249168098
李珍秀 15622245251
梁婉怡 15989198103
朱 平 15913112096
符 浩 15576691455
袁丹丹 18928864573
陈苗苗 15626019176
大会官网网站:www.chcex.com
大会微信公众号:CRE广州餐博会
通讯地址:广州市海珠区新港东路北岛创意园A5栋餐创饮擎空间